文章摘要
王 燕,杨小明*.《增广贤文》中的纺织服饰信息源考及其文化内涵探析[J].纺织大学学报,2024,37(1):18-23
《增广贤文》中的纺织服饰信息源考及其文化内涵探析
  
DOI:
中文关键词: 《增广贤文》  纺织服饰  考辨  文化内涵
英文关键词: 
基金项目: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(21YJA760032);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(20Y075)
作者单位
王 燕,杨小明*  
摘要点击次数: 527
全文下载次数: 712
中文摘要:
      目前《增广贤文》中关于纺织服饰的信息解读存在着一些误解,这些误解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纺织文化的传播。文章基于文献考据和考古实物相结合的二维互证研究方法,对《增广贤文》中关于纺织服饰的信息进行再研究,研究认为:第一,“红粉”并不是指红色的粉,而是指胭脂和粉妆。第二,“假缎染就真红色,也被旁人说是非”一句,其实是被人篡改了,“缎”应该是“饶”字,此句是一种反面警示教育,告诫即使有真本事也会被人诋毁。第三,“种麻得麻,种豆得豆”一句中的麻是指麻籽,而非麻纤维。第四,“会使不在家豪富,风流不用着衣多”“有钱堪出众,无衣懒出门”涉及“衣”的解读两句看似相互矛盾,但二句反映的是中国君子对于自己的内心强调的是淡然,对外则强调“光前裕后”,强调“礼”在生活中的重要,同时强调礼只有通过心才能起到作用。第五,“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”一句,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纺织与世界观、宇宙观的联系。第六,“一毫之恶,劝人莫作。一毫之善,与人方便”中的毫是重量单位。
英文摘要:
      
查看全文   查看/发表评论  下载PDF阅读器
关闭